药食新解|施宣赫老师破译山药「神仙之食」的脾胃调养密码_体质_黏液_铁棍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3:32    点击次数:149

施宣赫老师给我们讲「厨房里藏着老祖宗的养生智慧,山药这味《神农本草经》里的『上品』食材,从古至今都被称作『神仙之食』。」这根其貌不扬的根茎,为何能成为中医眼中「一药三补」的养生珍品?

今天就跟着施老师的思路,解锁山药的脾胃调养密码。

一、山药的中医「三重功效」:脾肺肾同调的平和高手

施老师在门诊常讲:「山药味甘性平,入肺、脾、肾三经,就像一位温和的守护者,不偏不倚地滋养着全身。」

1. 健脾养胃:给虚弱脾胃「加油」

曾有位 35 岁程序员因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,胃胀、大便黏腻。施老师让他每天喝山药粥,两周后反馈:「吃饭香了,大便也成形了。」「山药的黏液蛋白保护胃黏膜,淀粉酶帮助消化,就像给脾胃派了修复师和运化官。」他推荐脾虚者喝「四神汤」:山药 50g 配芡实、莲子、茯苓煮粥,每周 3 次。

展开剩余75%

2. 补肾益精:给肾脏「加固防护」

40 岁的女性患者长期腰膝酸软、手脚冰凉,施老师用山药 30g 炖羊肉汤,配合中药调理。一个月后夜尿减少,精力改善。「山药补中有涩,既能填精又能固摄,适合虚不受补的人。」现代研究证实,其成分能调节内分泌。

3. 润肺止咳:给肺脏「温柔加湿」

秋冬干咳的教师按施老师建议,用山药 50g 搭配百合、银耳煮粥,两周后咳嗽减轻。「山药养阴不滋腻,像给肺脏开了加湿器,久咳伤阴的人最适用。」

二、施老师的山药食用「三大要点」

1. 选对品种:药用选铁棍,食用选菜山药

「河南焦作的铁棍山药(怀山药)黏液多、药效足;菜山药水分多,适合炒菜。」鉴别窍门:铁棍山药毛密、煮后不散,菜山药毛少、易煮烂。

2. 烹饪关键:蒸炖保留营养

「山药中的黏液蛋白怕高温,油炸会破坏营养。」施老师推荐清蒸:去皮蒸 15 分钟蘸蜂蜜,健脾效果最佳;消化差者可捣成泥煮糊。

3. 对症搭配:功效翻倍的黄金组合

· 健脾祛湿:山药 + 茯苓 + 白术,改善舌苔厚腻;

· 补肾固精:山药 + 芡实 + 莲子,调理肾虚遗精;

三、现代医学验证:山药的「营养清单」

· 多糖类:增强免疫力、调节肠道;

· 膳食纤维:促进排便,适合老年人;

· 微量元素:锌对儿童和男性健康有益;

· 氨基酸:含 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。

研究发现,山药能辅助降低血糖,施老师常建议糖尿病患者用其代替部分主食。

四、吃山药的「四个注意」

· 湿热体质慎食:舌苔黄腻者先清热再吃;

· 避开碱性食物:碱会破坏淀粉酶活性;

· 发芽山药尽快吃:去掉芽眼周围部分;

· 过敏体质戴手套:处理皮时避免直接接触。

五、施老师推荐食谱

1. 山药莲子粥(健脾方)

材料:山药 50g、莲子 30g、粳米 100g,同煮成粥,适合脾胃虚弱的老人孩子。

2. 山药炖排骨(补肾方)

材料:山药 200g、排骨 500g、枸杞 15g,焯水后炖 1.5 小时,肾虚腰痛者可常喝。

结语:一根山药里的「中和」智慧

施老师常说:「山药不寒不热、补而不滞,最合中医『中和』之道。」现代人饮食不规律、压力大,正需要这种温和的调养。但需注意:食疗不能代替诊疗,体质不同吃法需调整。后续将分享更多药食同源食材,记得关注!

【法律声明】本文为科普内容,具体食疗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。

发布于:云南省